疑病症不是 “装病”,是值得被理解的心理困境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一些人,他们总是怀疑自己患上了严重疾病,即便经过多次医学检查证明身体无恙,仍无法消除疑虑。这些人并非在 “装病”,他们正深陷疑病症的心理困境。疑病症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痛苦,也常让周围人难以理解。了解疑病症,给予患者理解与帮助,至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一些人,他们总是怀疑自己患上了严重疾病,即便经过多次医学检查证明身体无恙,仍无法消除疑虑。这些人并非在 “装病”,他们正深陷疑病症的心理困境。疑病症不仅给患者自身带来痛苦,也常让周围人难以理解。了解疑病症,给予患者理解与帮助,至
关于“网络疑病症”(Cyberchondria)的报道,可以追溯到2006年以前,它是与互联网伴生的心理焦虑症之一。对这个病的研究主要是欧美心理科或精神科的医生、学者,2007年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的网站上,就发表了与整形外科或医美相关的网络疑病症的讨论文章。
“偶尔头痛就查遍资料,稍有不适便反复就医,即便检查正常仍心存疑虑……” 若你有类似经历,或许正受疑病症困扰。
曾经在焦虑症与疑病症的漩涡里挣扎时,我总以为自己被困在了永远走不出去的迷宫。那些反复检查身体的深夜、被臆想病症拽入的恐慌、连呼吸都带着“会不会生病”的自我怀疑……直到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康复路径,才终于明白:这些情绪不是“绝杀”,而是身体在提醒我们需要重新
伊曼努埃•康德(Immanuel Kant 1724—1804)出生于东普鲁士柯尼西斯堡(现变成俄罗斯领土,改名加里宁格勒),幼年自述为:“我胸腔狭窄,心肺活动空间均不够,天生就有疑病症倾向,幼时甚至十分厌世。”康德厌世,理由充分。他虽金发碧眼,面色红润,但身
在心理疾病的范畴中,疑病症与焦虑症常常如影随形,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与困扰。疑病症患者总是过度担忧自己患有严重的躯体疾病,尽管医学检查结果显示并无大碍,但他们依然深信自己身体有问题;而焦虑症则以过度的、难以控制的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。当这两种病症同时出现时,应对